Category: News & Events

  • TC:春季融水的对流传热加速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的融化

    对流传热是控制多年冻土活动层热量交换的重要过程之一,然而对于该过程如何影响多年冻土活动层的热状况尚不清晰。PermaLab团队基于一个耦合了对流传热过程的同步水热耦合模型SHAW,分别构建了充分考虑、部分考虑和完全不考虑对流传热的情景。通过开展情景间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别量化了地表下渗的对流热和土壤内部水量交换的对流热对活动层热状况的影响。成果发表在The Cryosphere上。

  • JAMES: 区域冻土建模应注意预热策略的选择

    在陆面过程模型的应用中,偏微分方程(热传导方程、土壤水运动方程)的求解前所需给定初始条件主要通过预热(spin-up)得到。我们选用改进的Noah LSM,设计数值实验来评估组成预热策略的预热时长(total spin-up length)和循环年份(cycling scheme)对青藏高原区域多年冻土变化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热策略的使用会对结果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推荐使用可用驱动数据的最初5至10年至少循环500年以预热应用在青藏高原冻土建模的Noah LSM。该工作近期发表在JAMES上。

  • 进展:区域建模视角探究三江源不同冻土区NPP时空变化特征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下伏着大面积的不稳定的高温多年冻土。不同于之前研究采用半经验或生态等不能描述冻土物理过程的模型,我们选用了既包含水热传输过程又包含碳循环和植被动态过程的Noah- MP 陆面过程模型来模拟1989-2018年三江源地区的NPP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季节冻土区年平均NPP较多年冻土区高,但多年冻土区在过去30年有更高的NPP变化速率。该工作发表在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上。

  • 课题组参加青藏二次科考任务9专题5年度进展会议

    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九专题五“冻土冻融灾害及重大冻土工程病害”2020-2021年度进展学术交流会于2021年12月20日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线下在中科院西北院召开。专题五14个单位全体骨干参加了会议。南卓铜教授代表南师大项目组汇报了本年度进展情况。南师大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 南卓铜老师应邀参加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2021年12月19日下午,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会议由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冯起院士主持。南卓铜教授在会上建议实验室未来方向强调绿洲的独特性,从水—气候—农业—社会经济耦合角度入手,采用各种监测、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探索绿洲系统的科学规律。强调野外监测和数据库建议。增强与新疆、北京、南京等同行合作。

  • Permalab张国飞通过博士学位答辩

    实验室博士生张国飞在地科院办公楼进行了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张国飞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变暖变湿的响应模拟及未来预估研究”为题进行了30分钟的论文汇报。经提问答辩环节后,答辩委员会对张国飞的汇报和答辩进行讨论和表决,一致同意通过张国飞的博士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 JGR: 定量青藏高原季节性变暖对多年冻土的影响

    博士生张国飞作为第一作者,南卓铜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地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上发表题为 “Isola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seasonal climate warming to permafrost thermal responses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的研究论文,通过情景实验,全面评估了季节性气候变暖对多年冻土的影响,量化了冬季气候变暖和夏季气候变暖对多年冻土热状况的单独贡献,该研究是继先前GRL工作的深入和补充。